巨优多手机商城 - 华为-荣耀-小米-Vivo-oppo-魅族手机,手表,玩具,汉服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新闻]法威邵洋&支浩:建设1+8+N产品结构的生态家电。


华为消费者BG首席战略官 邵洋

华为消费者BG IoT产品线总裁 支浩

记者:我是第一次看到AWE做到这么大,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突破,我们也知道现在智能家居有很多合作伙伴,但是我关心的是往后走怎么选择合作伙伴?未来的合作伙伴是向大公司合作还是会有小规模的企业进行合作?还有一个想法,未来在这个体系中最容易留下的两大平台:华为小米小米有一个很强大的力量,通过资金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不知道华为在这各方面会不会有什么动作?

邵洋:IOT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是面向所有豁边平等、公开的进行合作,过去我们是基于两各方面做了选择:最领先的厂家,最愿意做出突破的厂家,过去我们在三年中形成了500多款产品的合作,现在这个合作有爆发式的趋势。

对我们来说,把这个平台做得更加开放及把平台接入成本做得更低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对于后续厂家来说是一个都可以使用的平台。

华为模式和小米模式,在这里面还是看一下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考虑。

今年之初已经出了的个1+8+N的产品结构生态,在1+8+N之中可以理解为一个轴上转动的三个齿轮。

1:手机

8:平板、PC、电视、车机、耳机、音箱、手表、眼镜

1+8之间会有高速传送带联系起来,后续会推出,叫华为Share,使1+8可以高速无缝衔接。

现在很多人用平板电脑,重要原因是因为苹果电脑跟其他设备之间的联动。

1+8出现之后再建一个链,把1+8+N联动起来,N包括了家电、轮子、打印机、投影仪、办公用品、车钥匙、车机、血压计等等,使1+8设备更好的驱动其他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我们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是这样的链条,其实也约束了我们的边界,华为原则上不会做链条之外的东西,使得我们跟链条上的很多厂商形成了天然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小米实际上是形成竞争关系,在他们产生竞争的时候,他们要形成强竞争力量必须有比较好的控制力,这个时候他们用投资的手段来做这件事。而对华为来说,用投资手段反而是对我们链条的破坏,我在忠告有这么多厂家、品类,我去投资某个品牌的时候,自然形成了亲疏有别的关系,反而使我们和更广泛的厂家合作产生障碍,对于N的投资不是我们的战略,我们的战略是更多的开放平台。

记者:华为把自己当做方舟,Hilink是作为哪部分?有没有数据分享一下,加入Hilink的厂商有什么收益?最好有什么具体的案例分享一下。

邵洋:家电业从智能家居提起来正好是20年,199年微软提出了维纳斯计划,提出了数字化家庭概念,今年正好过去了20年。20年中私有力量都在努力突破,无论是家电厂商、房地产厂商、销售渠道平台厂商、集成厂商、芯片厂商都在做这项工作,都试图使大家达到梦想中的彼岸。这种单点突破是无法达到这个彼岸的,这说明体验创新驱动没有达到足够的量级,渐进式、改良式、单店式的驱动达不成消费者购买欲望,形不成新的购买动力,这个时候真正的驱动力应该把家电和跟大的传送链条连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最中心的齿轮是手机,然后有八个齿轮,然后有更外围的东西。

像自行车链条,自行车后轮非常好了,但是要有链条和脚蹬子连上,后轮才能转起来。我们就是脚蹬子,Hilink就是链条,而N就是非常强大的轮胎。这三个东西连到一块的时候,就形成了方舟概念。

Hilink既是方舟又是一张门票,但是门票是免费的,大家愿意跟这艘船一起往彼岸出发就加入Hilink生态。

支浩:收益蛮多的。

例,技术。家电在这块,未来的万物互联,技术上面华为比较擅长,一天时间可以快速集成,有Hilink能力。

例,品牌。保留原有厂家品牌,进行品牌加持,表示华为的质量在技术运作上有加持。

例,渠道。利用华为渠道能力。

这几个方面去做,既然有加持,价格上厂家是可以去获益的,多方面帮助厂商做这个事情,厂商的收益是很多的。

邵洋:华为对于厂商来说:

1,你会不会侵犯我,会不会踏这个地盘,三年内我们不会踏这个地盘。

2,你对我有没有用。 过去我们发现,可合作的地方非常多。

例,芯片:麒麟芯片、天罡系列芯片、凌霄系列芯片、达芬奇系列芯片

例,控制:使得控制变得简单、一致

例,能力共享:指纹技术提供给门锁厂家,摄像头技术提供给摄像头厂家

华为智选中会开放能力,让厂家来看看哪些技术对于家电产业链是有帮助的,我们会积极提供。

例,销售:4000家体验比较好的店面中全面升级IOT,拓展开放家居渠道、全装渠道,例房地产厂商

所有的一切就是希望大家从技术上、渠道上、品牌上能够让IOT成为升级性的体验。去年已经合作的华为智选中,销量已经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下午的发布会会有响应的介绍。

记者:在华为整个的IoT战略下,现在在推的华为路由Q2Pro,跟传统路由不一样,不知道在整个战略下的路由器有什么意义?

这次AWE的整体智慧家庭都在谈,现在感觉是一个乱世,鱼龙混杂,华为眼中的IoT处于什么阶段?您刚才讲的美好的彼岸是什么样的美好?能不能给我们描绘一下?

支浩:1+8+N相当于三层结构,在二层结构上提供了Hilink平台,无限连接最大的问题就是穿墙,Q2Pro现在在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实现加持。

在中国市场上的路由器是有问题的,在美国70-80%是中高端路由,20%是低端,在中国是倒过来的。

包括在座各位在家里面享受的路由都是很低端的,就是连接,实现不了高速,而Q2Pro实现了高速传送,Q2Pro不是完全给大别墅做的,传统的三室一厅用Q2Pro,在卧室、卫生间看高清电视都能实现。我们是真正的从底层芯片、底层边缘解决连接,把家庭打通。

Q2Pro在内部的战略地位是很重要的,包括各个场合,而且上市也卖得很好,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把路由产业进行重塑,我们希望提拉这个产业,同时赋能这个产业。

邵洋:Q2Pro用的凌霄系列的路由器,当家里电器越来越多的时候,尤其是大功率电器工作的时候,对电力线的干扰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自动解调成空闲的频道上是会受损的,而Q2Pro在空闲、调频、解闲上面做了很大的突破,任何一个信号不好的地方加一个子路由,就会找到最好的方式把路由传过去。

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无线,穿一堵承重强,无线信号会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穿一堵实门门会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穿墙的损耗非常大,意味着频率要非常大。

我们本来就在思考,2015年进入智能家居之前我们想了半年要不要进入,想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说我们在打两场战争:1,智能机的下半场夯实能力,脱颖而出;2,12年一个周期,我们认为2019年会进入下一个周期,华为在思考的是下一代手机是什么,华为怎么在下一代手机中脱颖而出。

我们找的主线是信息服务是什么方式,只有一条主线够不够呢?有没有其他主线呢?后来发现在数字产业的过程中发现有另外的主线。

比如一代手机就是打电话,二代手机要有简单的上网功能,三代手机最重要的就是电脑功能,固定互联网很快发展成了移动互联网形态。我们认为四代手机会和更多的东西发生交集,典型的是车、家、办公、运动健康。

这种关联是什么样的关联?就成了IOT思考的原点,华为不做IOT,可能在第四代手机中会落后。

我们在这几年中想得越来越清楚,余总真正意义上对外阐述华为IOT战略。

未来的家是什么样?非常可期待的,跟现在的家是不一样的。

未来的家是什么?

1,跨越时间;想用的时间就可以去用它,操作它和用它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做饭,几个小时后做什么饭,现在就可以进行设定;例,洗衣服、放浴缸水、开空气进化器,这些可以提前准备好,跨越时间。

2,跨越空间;人在家可以操作,人不在家也可以操作;例,下雨、开窗帘。使人和家产生了无处不在的连接。

我们在想真正未来的家是什么样的?你到这个家,这个家为你做了一切美好的服务,比如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比如酒店,把酒店按照家的习惯来完成,例我喜欢的音乐、我喜欢的视频,我的生活习惯,我的设定温度来工作。

例,睡觉,手表、手环检测到心率下降,这个时候人是容易感觉到冷的,空调要往上升。

类似于这种方式,到哪哪都是你的家,不管到哪,原来的家都在为你提供服务。

这些事情上有一个非常大的体验升级的过程,这个体验升级的过程。

一个厂家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一个家电设备整个解决全屋解决方案也无法实现,一定要通过联动的方式来解决这个事。

在我看来,中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式了。

记者:去年形成了Hilink平台包括商城、启动店、华为智选方式,这一套的华为模式,等于把台子搭好了,接下来怎么做?对标谁?竞争目标是谁?

关于净水、空气整体解决方案是面向B端的,这一块想要怎么做?

邵洋:今年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任务:实实在在的落地到消费者的家中去。过去做的工作更多的是B端工作,怎么让厂家更好的开发产品,怎么让产品有更好的体验。今年要做四个升级性动作,保证产品快速上量:

1,品牌升级;把Hilink品牌生态改造成华为的IOT生态,跟厂家联合宣传,希望厂家跟渠道商在店面、宣传中都加强这个东西。

2,技术升级;两个大控制入口,APP+小e助手,全面支持IOT设备的自然交互体验。凌霄芯片将会在今年上市,这也会为厂家的连接使能提供助力。

3,生态产品升级;100多个品牌商进行合作,国内外都有。以前是拿出一款产品研究空调怎么智能化、电饭煲怎么智能化,现在要做的就是加深,现在要做的是从一个产品扩展成一系列产品,往品类化发展,把一个系列、不同品类都进行打通。Hilink的生态产品今年将是数量级的增长。

4,渠道升级;大家非常期待华为能发挥这个力量,华为自有的已经在去年进行全面改造了,通过改造拉动大多人看到效果,我们会拓展线上线下,线上的京东,线下的家居卖场以Hilink生态来搭建,以居家场景的形式去陈列。最重要的是我们打的是前装,前装是我们今年的另外一个重点工作,前装的出现会使消费者的难度大幅度降低,将是一个全屋解决方案。一进屋享受到的智能家居就是几十件,所有的照明、空调、窗帘、安防等,这个东西出现之后,对于生态又是巨大的刺激。

这四个工作就是我们今年要重点做的,我们的目标是这四项工作做完之后,今年有大批消费者能够使用到智能家居消费品。

支浩:华为专注在平台技术,每个升级都有充分的准备。例AWE今天的展台,从后装向前装,前期准备了很多工作,技术上很难,看似简单,实际很难。用了这个芯片,控制就很轻松了。很多东西看似很容易说,在后端我们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为了支撑今年的四个省级,我们在今天下午的发布会会说出我们所做的准备。

记者:您刚才说那么多,之后会有四个方面的升级,包括像华为IOT战略,这个战略是短期目标,有没有一个具体的能量级?

邵洋:我们有一个目标,一个三年目标,以中国市场为例,中国出来的带连接的IOT设备有三分之一能支持Hilink,这是我们的目标一;目标二,我们希望未来最好的IOT体验就是Hilink生态体验,这两个目标希望三年之内完成,也希望提前完成。

大家去看这个市场会发现这个市场极其分散,别说三分之一,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连接方式在连接,我们希望快速把这种连接变得更加一致化、标准化、互联互通。

记者:华为路由器在目前的整个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从市场和技术两个角度分析一下。

现在IOT有一个声音,未来实际中没有中枢设备,所有产品都是一个入口,甚至手机也可以变化,您有什么想法?

支浩:华为在路由器方面是战略的一部分,尤其在家庭的连接方面。我们怎么定位这个路由器呢?移动路由,也属于路由的一类,京东的品类中有一个专门的移动路由。

传统路由:家庭路由,目前进展很顺利,今年目标翻3-5倍,量级是上千万的。同时在高端上我们有追求,我们希望把真正的品质、体验做上去,为完成战略,未来真正的落实到Hilink平台上面去,希望把份额真正的重新划分,这是我们的新目标。

移动路由上面,全球发货是几千万,而中国是刚刚进入,在这方面,在中国移动路由上面有一个好的发展趋势。

我们刚刚从IOT生态从智能家居扩展到全品类,移动路由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便携路由都是路由器。

邵洋: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做手机的说自己是中枢,难道别的不能是中枢吗?这种提法非常多,不能做什么就吆喝什么。

物竞天择,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定有一些因素使得某些东西跟别人不一样,例在自然的演进中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直立行走,空出来一双手,由这一双手延伸出更大的可能性。

有很多个原因造成:

 1,软的方面。互联网最重要的东西是ID,我们都说要有用户ID,在用户ID之下,家庭开始出现的时候会出现家庭ID用户和家庭之间会产生非常复杂的管理关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管理这个家庭,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个家庭中的所有权限。现在又出现了设备ID,一个IOT下面挂着几十样设备ID,分布在家里、车里、办公室里,甚至是将来的酒店里。把用户ID、家庭IT、设备IT组合好的时候,你会发现,用户最后只能够接受一个ID,他不可能在家里有很多的ID,所有的ID一定会被一个东西给收掉。

2,硬的方面。讯飞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经常说AI、UI,我们要看到从硬件上来说,意味着什么?你要做到良好的体验首先要有一个MAK阵列,要完成一个计算要有一个MCU,你要升级一个比较强的CPU才能支持这个东西。还有人梦想在上面装屏,洗衣机装屏、空调装屏,还有人想光有这个东西不行,还要有摄象头,要认识人、感知人,一系列的东西对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家电跟原来的家电不是一个东西,带来的成本比原来的家电要增长60%甚至是100%,这样的家电是否好销售,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为什么认为是1+8呢?1+8从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交互能力基本具备了这个能力,比如车机,天然有屏、CPU很强,麦克风自然具备,电视没问题,PC没问题,但是你说冰箱可不可以我怀疑了,扫地机器人可不可以?我怀疑了。

不是所有的设备都可以变成路口。因为对他来说,升级演化的代价非常大,而他可以选择的是跟一些其他东西形成结合,这也是我们跟很多厂商合作发现的问题。

 一方面他们要跟我们结合,一方面要自己做,而市场、消费者是最终的检验者。

 总体来说,将来能够升级为入口的设备是非常少的,而且也是非常残酷的。如果这个东西很好做,那所有人都去做了。现在事实上做手机的人也是一片红海,惨不忍睹。

记者:去年我们做了很多场智选活动,包括新品发布的品鉴会,例照明系列、安防系列,接下来还有没有类似的计划?比如照明、安防之后还会扩展到哪些系列里面去?

支浩:这个会持续,智选毕竟是跟生态的合作,智选希望做一个好的示范作用,今年有几个升级,我们希望智选牵引整个Hilink生态我们会陆续推出不同的系列,现在是照明跟安防后面还有很多。

今年还会加持,同时会做跟合作伙伴的联合营销,活动会多样化的去做,因为需要我们相互配合。今年比去年认为频繁和多的去推动品牌往前走。   

 记者:我们的友商一提到IOT战略,他们的IOT产品,给别人的关键词就是低价、性价比,还有些友商打的是安全牌,华为进入市场,让您来总结一个记住的关键词,您觉得是什么?我们进入IOT市场肯定要有突破点才能达到后发制人的效果。

邵洋:对我们来说,我们自己也讨论过,很多人在宣传智能家居,华为的智能家居跟别人有什么区别呢?

直白的方法:最好的手机控制最好的家电

我们要把手机做到最好,我们要把家电行业中最好的品牌进行合作、最好的型号进行合作,我们希望大家记住的是华为Hilink生态是好的控制端,是IOT端的结合,这是我们目前的宣传方式。

但是我觉得很难表达我们真正的想法,我们的想法是需要革命性的集成体验,不是单品智能体验。这种东西对于PC端往往难以理解,我们做出来之后再来说这个话可能会好很多,比如我们真的跟房地产商、装修集成商把样板房家居做出来了,我们再来说革命性的体验会好一点,这是我们的目标。   

记者:计划方面,Hilink平台会聚焦在水、能源、空气方面,预计会接入多少平台?方舟实验室今年也会助推合作伙伴有新的产品落地?有什么目标和规模?

很多人会把5G和IOT联系在一起说,在您看来,5G率先会给IOT产品带来哪些改变?

支浩:方舟是我们去年年底很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前两年运作后发现的问题,厂家集成速度、能力发现问题,实在一点先把能力建好,所以去年方舟是我们标志性的节点,方舟的成立让我们跟伙伴能够快速的用我们的能力把产品做出来、陈列好,快速的推销市场,这是汾州对我们的价值、一直。对于我们的目标,邵总也回答了,具体的目标,我们希望在三年之内三分之一的连接由Hilink来承接,提供好的品质,这是我们很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对外的目标。这个目标还是很有信心的。

打造了这么多年,华为也投资了很多,能力也到火候了,总经理也会跟大家快速讲解。

今年看到规模之外,也看到很多厂家越来越感觉到跟我们合作是快速做大,整个生态、智能、全场景的体验方式,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5G方面很关键的原因是华为是专注连接的,也不是这两年讲IOT,我们终端公司成立就有IOT,我们大量跟运营商伙伴合作,这个领域是终端公司成立之后最成功的领域,份额比较高,我们也在盈利。5G来了之后,到了IOT阶段后,全面升级不光局限于智能家居的时候会看到5G技术升级之后对整个Hilink、IOT战略是绝对的助推力,这一块华为有足够的话语权。这个领域我们的芯片也是麒麟主要支撑的平台,未来5G会快速利用5G技术把全场景在家庭、出行领域、办公包括穿戴,当然穿戴有自己的平台。

5G里面最重要的搜狐领域,搜狐是高端领域,我们也是致力于打造高品质领域,光纤来了,希望快速的给子媒体做好整个的连接,这样我们的Hilink生态包括IOT生态可以快速扩展到很多领域,全场景的体验。

邵洋:5G是高速通信技术,当没有提供高速连接的地方,5G有非常好的作用,比如在城市里面5G在移动场景下、户外场景下想获得丰富的业务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车里想获得丰富的多媒体体验,5G非常好,但是在家里已经有了高质量光纤的时候,5G就未必有用,家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你要改变内部的无线传输,比如手机投屏到电视的时候怎么能够快速,比如如何连接到门铃、门锁,看到户外有人,手机就能接收到。

现在的Wifi很多是工作在2.4G的,还有工作在5G赫兹的,这跟5G是两个概念,我们还在准备64G赫兹,这个对5G也会非常有帮助,5G会成为光速通道,对于有些家庭未必一定靠5G来驱动IOT,但是5G本身的应用是非常广的。 

 记者:云霄芯片今年上市,上市的意思是什么?是对其他厂商想买能不能买到?

邵洋总说华为在2015年切入智能家居的时候想了半年,但是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发布了Hilink战略,2015年8月份跟海尔有了合作,海尔跟华为的智能家居的合作中起了什么作用?两家合作到了什么程度?因为我看到展台有洗衣机,以前没有发现,我很想知道华为在中起了什么作用?

邵洋:我们有大海思和小海思的概念,大海思就是这个芯片做出来是华为自己用,比如麒麟芯片;小海思的意思就是芯片做出来是给产业用的。我们说的云霄芯片上市就是小海思做的,做出来给厂家服务的。现在用的很多无线芯片的连接性是比较差的,我们认为今年当这个东西上市之后,以后所有的待连接设备,就可以用云霄芯片。小海思已经在为很多厂商提供服务了,比如IOT、智能单车、停车场都在使用,我们的智能芯片在摄象头中基本都在使用,电视机芯片,像海信、创维都是用的我们的。凌霄芯片也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你进入华为Hilink生态必须用这个芯片,但是我们认为这个芯片可以进入到更好的生态。

支浩:凌霄整个主芯片、CPU芯片这一套上市已经很久了。下午会讲凌霄、WiFi,我们的WiFi也是对外销售的,在CPU上、在组上、在重上解决的连接不是几十块钱的芯片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个对我们很重要。

邵洋:我们那半年在干什么?我们看到到这个行业里面来大家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价值?我们是来竞争还是来合作的?我们很多东西都要基于这个东西来研究。8月份进行了签约,我们到青岛跟张瑞敏一起来谈这个事,我们认为海尔在优家领域做了比较长时间,比较有经验,就想问问这个行业有没有痛点,他说痛点非常多,数不胜数,我们有很多痛点不知道怎么解决,但是在痛点之前要先了解华为是干什么的,你通过解决痛点把我们也解决了就麻烦了。问我们做不做家电?我说我们现在没想做家电,但是我们不知道家电消费者的苦恼是什么?他们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所有家电想建立连接非常复杂。例洗衣机连WiFi极其难连,海尔说我们的大家电部门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上门安装的人是不是已经把APP装到主人的手机上,包括回访,这个太痛苦了,好不容易装下了,后面又删掉了,有的时候装家电的时候家里还没有装WiFi,努力了几年几十万用户,如果能手机解决就太好了。Hilink就可以做到,家电已经花了几个美金的成本,具备了联网功能,但是根本上不了网。

我们跟美的交流的时候,美的说我们更痛苦,海尔是大家电还有上门服务,我们没有上门服务,虽然我们都做了,但是没有人做这个事情。

2,家电行业是高度竞争的,每个家电厂商都会变成全系列厂商,几十个事业部在做,所有的厂家之间都是竞争对手,想建立一套共同的控制协议标准是不可能的,海尔的优家也做了很多年,但是美的和格力是不可能用优家的,这是天然的问题。他们说我们就需要一个普通话,现在全讲方言。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普通话,他们说华为如果到了这个产业不是来竞争,而能够使所有的设备被连接、被控制,所有的厂家能够有一个普通话装置,这个是非常好的。第二个你做这个怎么赚钱呢?给厂家打工吗?就没有人做这个事情。

后来我们就在聊,他们困难的是我们不困难的,他们觉得我们不可接受的,对我们来说非常容易接受。我们不需要赚钱。我们只需要大家买华为手机就可以了,至于这其中家电分没分给我钱不重要。

我们回来一琢磨觉得我们的战略是使能战略,而不是竞争战略。

这是我们的战略在12月12日发布半年前的思考的,首先是进入IO此领域,接着是IOT领域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进入,最后就是华为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拿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搞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应该说那个战略比较正确,三年走下来,所到之处全是朋友,没有家电行业说华为是我的敌人,随便往来。

你愿意用的5G我很高兴,自己合作伙伴,我跟很多客户聊,我都劝他们,做5G不一定是你的事。你要5G干嘛?你家里有了路由器,你有个WiFi就连上去了,如果电视机再集成一个5G芯片,家里要一个自费套餐。这个问题要想好,对我们来说特别愿意别人用我们的东西,但是最终是消费者买不买单的问题。

我们是全场景智慧战略里面的IOT战略,对我们来说,经过了三年的探索工作,我们正式在这个领域上吹响冲锋的号角,欢迎大家下午大发布会现场。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专访华为邵洋&支浩:建设1+8+N的产品结构生态http://jd.zol.com.cn/712/7123241.html



 

  • 帮助中心
  • 店主之家
  • 支付方式
  • 售后服务
  • 客服中心
  • 关于我们
  • 手机资讯
  • 玩具资讯
  • 手机评测
  • 手机排行榜
  • 侧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