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优多手机商城 - 华为-荣耀-小米-Vivo-oppo-魅族手机,手表,玩具,汉服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34位专家品鉴266件上会作品,天鹅奖花落谁家即将揭晓__财经头条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高超)10月21日,2020中国手机创新周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专家评审会举行,266件参赛作品通过层层筛选,接受了34位专家评审严格的审视与品鉴。

专家评审会是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决定本届大赛各个奖项花落谁家的重要一环。本次大赛总体奖项设置分最高奖和单项奖两大类。最高奖为天鹅奖,从手机类作品中产生;单项奖分年度手机产品设计奖、终端解决方案奖、智能硬件创新奖和手机应用开发奖四类。

据了解,本届大赛的35名专家评审根据评审专家评选办法产生。他们既有来自三大运营商的终端专家,也有协会学会联盟的领导和资深专家;既有资深的手机视觉专家,也有来自工业设计领域的设计师;既有咨询机构的资深分析师,也有手机垂直媒体和自媒体的意见领袖;还有长期跟踪智能硬件、APP创新项目的风投公司和孵化机构专家。专家阵容强大、分布领域均衡、第三方公立,保证了评审工作的专业、权威、公正。

根据参评的四大类作品,本次专家评审会分为手机产品设计、终端解决方案、智能硬件创新、手机应用开发四个评审组。各组评审专家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视角、公正的原则,依循“创新性、人本性、专业性、前瞻性、商用性”五个基本要素对上会作品进行百分制打分,试图挖掘5G时代的工匠精神,发现天人合一的中国设计。

作为2020中国手机创新周重要载体活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从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启幕至今,得到了产业链企业的广泛参与,吸引了手机产品设计、终端解决方案、智能硬件创新和手机应用开发等四大类意向参赛作品超过千件,通过初审筛选出作573件。其中,手机产品设计类121件、终端解决方案类107件、智能硬件创新类143件、手机应用开发类202件。

经过组委会初审、专家评审会预审,456件产品通过审核,具备参加专家评审会资格,较去年增加4.8%。

考虑到今年疫情影响,以及提高评审效率,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组委会进行了专家评审会再次预审,最终有268件作品上会专家评审会。其中,手机产品设计类67件、终端解决方案类58件、智能硬件创新类61件、手机应用开发类82件。天鹅奖及各个单项奖就从这268件上会作品中产生。最终结果将于11月5日在广东河源举行的2020中国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第二届)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天鹅奖颁奖礼上正式揭晓。

5G成讨论焦点

本届大赛的作品征集工作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至专家评审会召开之前,共征集到作品超过1000件。从作品征集情况来看,本次参赛作品最主要特征是创新5G产品、方案居多,彰显产业链面向5G的创新激情和5G走向实质商用的阶段特点。

这一特点在手机产品设计组体现得最明显。

据统计,本次大赛共有67件手机作品上会专家评审会,其中65件支持5G网络,基本囊括了今年上市的5G新机型。

而且从产品定位到价格来看,上述这些作品基本覆盖了今年中高端手机市场,可以说目前目前中高端手机市场,5G已经成了“标配”。评审专家普遍认为,5G是今年手机产业的一大创新突破。

但是,针对发展现状,评审专家认为5G手机未来仍将面临较大的挑战。一是,外观设计;二是,应用场景落地。

针对5G手机的外观设计,评审专家、Leap Labs 合伙人、蓝色光标集团先知数据科技执行董事龚斌表示,5G手机当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得又轻又薄。

针对5G应用的落地,评审专家的普遍观点是目前尚未出现专属于5G的杀手级应用,因而市场对5G手机的接受度也是考验。

除了5G手机,5G芯片也是终端解决方案组评审专家们共同热议的重点之一,其中麒麟820、高通骁龙865颇受关注。

评审专家、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总经理滕冉表示,麒麟820采用7nm工艺,并且在性能、价格等方面实现了平衡,在5G中端芯片领域极具代表性。

评审专家、CHIP中文版执行总编罗国昭表示,骁龙865作为一款主流且以高性能为代表的高端芯片,大份额的市场占有率充分证明了这款芯片的实力与稳定性。

然而并非有所与5G相关都能得到评审专家们的一致认可,这在智能硬件创新组表现得最明显。

据统计,本届专家评审会上会智能硬件产品有61件,但是支持5G网络的智能硬件产品凤毛麟角。

事实上,相比手机和终端解决方案,智能硬件与5G的结合受到的争议较大。部分专家表示,目前3G/4G网络完全可以满足现有智能硬件的需求,5G应用场景在C端不是最重要的,应该将重点放在B端市场,不要因为5G概念热就去炒作。

当然,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93913总编辑、VR/AR产业分析师王磊则表示,5G对现有智能硬件作用可能不太大,但对于VR/AR这一领域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尤其是在未来2—3年之后随着AR/MR产业发展,5G会发挥更大的优势。

评审专家、钉科技创始人、总编辑丁少将更是认为,在5G、IoT、AI技术浪潮下,智能硬件产业将进入到能力升级、场景细化、生态联动的新发展阶段,万物互联互融将得到进一步得到深化,C端和B端市场将同步爆发。

尽管在硬件方面,5G已经落地,但是从本届大赛征集的作品来看,针对5G的手机应用数量较少,仅有沃通信(5G电话)、咪咕音乐等少数几款APP。其中,沃通信受手机应用开发组评为专家们较多关注。

评审专家、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秘书长曹冬认为,沃通信(5G电话)是个5G应用落地的很好例证。

评审专家、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委员会副主任、5G中国创新百人会秘书长张泽轩认为,沃通信(5G电话)基于5G,跨运营商、跨终端的互联互通,大幅度提升用户的通信使用体验,让人们在5G时代下真实体验了5G的优越性。

显然,从5G手机产品、5G解决方案、5G智能硬件和5G应用的作品来看,中国产业链在5G终端创新和普及方面,整体推进,百花齐放,走在全球前列,但是专属于5G的手机应用需要迎头赶上,助力5G在C端快速普及。

抗疫推动智能硬件创新

今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各方造成了较大影响,同时伴随着疫情阻击和防控新常态,市场涌现了丰富的基于终端的抗疫防疫产品、技术和应用,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

今年以来疫情防控是全国上下面临的共同挑战,产业链企业在阻击疫情、复工复产的同时,也积极科技防疫,以创新的产品助力疫情防控。手机产品类出现了可红外测温的测温手机。

而智能硬件方面的健康类产品更多,比如参赛作品5G机器人在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助力防疫;移动云端机器人在隔离酒店环境中,送餐、问诊、清扫、消毒,但更多的是智能手表、手环类作品。

评审专家、洪泰智造工场首席技术专家王慶剛表示,今年候选产品中出现众多智能手环手表还是有点吃惊的,但健康类智能硬件确实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大众需求增加,无需医疗人员参与就可以24小时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的产品可能是未来发展重点。

在手机应用方面,涌现了诸如复工复产人口大数据平台、行程大数据轨迹等应用,其中疫情防控人口大数据平台得到了评审专家们高度认可。

曹冬认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人口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了大数据的智能优势,积极探索了以运营商手机信令人口大数据服务疫情防控的作用。

此外,因疫情催生的一大批生鲜电商、云端会议、网络课堂等应用也呈现活跃态势。

中国联通渠道与支撑中心5G终端产业中心专家韩建业认为,像十荟团等生鲜蔬菜类的应用在减少出门、方便人们居家生活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显而易见,“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这些产品和应用的推出,既是市场的需要,更体现了业界对疫情防控的贡献与担当。”评审专家、《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辛鹏骏表示。

泛终端创新正处在爆发前夜

5G之下,智能、跨界、融合特征更加深入,面向用户体验、面向多样场景的创新产品、炫酷方案精彩纷呈,这也是本届大赛参赛作品的一大显著特征。

在手机产品设计类,评审专家们对手机屏幕、超级闪充等创新有着更多地期待。

通过分析本届大赛参赛手机作品,围绕手机屏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高刷新率,另一个是折叠屏。

以去年相比,今年发布的新手机屏幕刷新率有大幅度提高,90Hz起步,120Hz为高端旗舰机型“标配”,甚至部分机型采用了144Hz刷新率的屏幕。

而折叠屏手机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出现了更多的形态,以华为Mate Xs、三星Galaxy Z Flip最具特色。

不过,针对手机屏幕,评审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对于手机高分辨率,评审专家、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丁未担忧,手机屏幕分辨率越高,对眼睛的损伤越大。

评审专家、天翼电信终端公司产品高级专家金星则建议,手机屏幕的刷新率、亮度较高,因此不鼓励在光线暗或完全没有光亮的地方长时间观看手机。

对于折叠屏,评审专家、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服务运营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电信原副总工程师靳东滨表示,目前5G手机创新程度最大的是折叠屏手机,但是已上市的折叠屏手机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部分机型的屏幕因折叠次数较多会出现较明显的折痕,而且还有机型的铰链有些问题,屏幕延展不畅。

显然,在手机屏幕方面,中国手机产业链还需要更大的创新。

相比手机屏幕,超级闪充功能得到了更多的正面评价。

评审专家、手机分析师杨凯表示,今年市场上出现了65W有线闪充、40W无线快充等先进充电技术,未来还会商用125W以上有线快充技术,这说明中国部分手机厂商在有线快充、有线快充技术研发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终端解决方案方面,跨界的生态操作系统、基于5G的物联网模组等,为5G时代泛终端创新提供基础。智能硬件创新类参评作品充分展示了5G大潮下AIoT的创新活跃。手机应用开发方面,继续呈现多元趋势,视频社交、学习教育、在线会议、直播带货等异常活跃,这不仅折射了5G时代APP开发者开拓更多元应用场景的努力,也说明市场对爆款5G应用的期待。

头部企业、隐形冠军交相辉映

举办八年之久的手机大赛和天鹅奖,一直是产业链开发者关注的对象。

头部企业始终是天鹅奖的“粉丝”,华为、小米、三星、OPPO、vivo、高通、紫光展锐、海思、联发科、阿里、百度、腾讯、科大讯飞等都积极参与,并及时提交了主导旗舰机型或作品。

另一方面,一大批面向手机生产配套的产业链隐形冠军继续大幅涌现,大量充满创意的产品、领先的解决方案,由产业链隐形冠军、中小企业提供。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契合5G智能时代的独角兽企业、黑马企业、创新企业,彰显了中国手机产业整体的进步和产业生态的繁荣。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七年间,天鹅奖见证中国手机产业的市场崛起与价值提升。如今中国手机已经成为全球品牌主导者、产业链的主要聚集地。站在5G浪潮风口,人们正在迎来更智能世界。这一充满活力和梦想的新时代,一切皆会改变,一切皆要创新。

今年是5G实质性规模商用第一年,也是5G终端实质性“乘风破浪”第一年。在全新的智能时空中,终端——这个5G世界的入口和载体,正在面临最伟大的变革时刻。2020中国手机创新周将与手机产业链一起,共同见证涵盖手机设计、芯片器件、配套方案、整机生产、应用开发等环节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

  • 帮助中心
  • 店主之家
  • 支付方式
  • 售后服务
  • 客服中心
  • 关于我们
  • 手机资讯
  • 玩具资讯
  • 手机评测
  • 手机排行榜
  • 侧栏导航